目前分類:文學書評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看了賴聲川的創意學,深深認同他對創意的見解。所謂創意其實是品味跟相關的底子夠不夠。像當初莫札特寫出七重奏,很多人驚嘆他的創意,但他可能就只是覺得:「ㄟ!這樣聽起來不錯,那就這樣了~」。就連像寫程式也是一樣,很多時候,看到某些程式寫的乾淨俐落,除了作者基礎紮實以外,就是一種對邏輯的品味。再舉寫作為例,文章寫的好,就是底子夠,加上對文字的品味夠挑剔。創意可以培養訓練的,但絕不是單純的天馬行空。想有創意嗎?多元培養興趣,多面向接觸不同生活,加上多用功。大方向抓住,就不會差太遠了~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跟了我八年了,也是藏書裡唯一被翻爛的。雖然他後續的書已在走下坡,但山居筆記與文化苦旅絕對是兩岸三地散文的最頂尖之作。這兩本書也深深影響我的人生觀。像是「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這段話隨著年歲增長,每每有不同的體會。
      也或許是這因素,面對人生有無盡迷惘時,我會再翻翻這本書,從余秋語對歷史、對各地文化的剖析中找尋答案。當然迷惘不一定有答案,但至少心情會比較沈靜。只要能保持沈靜,就有復原的力量。這或許就是余秋雨文字的魅力吧!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研讀董橋的一套小書-英華浮沈錄,包含「天氣是文字的顏色」、「鍛句鍊字是禮貌」、「竹雕筆筒辯證法」、「紅了文化、綠了文明」、「酒肉歲月太匆匆」、「給自己的筆進補」。這套小書彙整了董橋在香港報紙上的專欄文章。讓我對"乾淨的白話文"及中文邏輯有更深的認識。從小使用中文,也在創作上耗了幾年,卻覺自己中文能力越來越弱。中文太精深,要寫得一手好文章,文采兼具,不是易事。這套小書也讓我興起對古典文學多下點功夫的念頭。古典文學的美,是五千年的歲月累積。我的體會還太淺,真得好好用功了。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莫言是我最喜歡的作家,相較高行建,他的實力更高一斑。若非參加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必須得翻成德文,他老早就得了。但德文怎麼翻得出莫言的文字魅力?弄個不好,翻出像我之前看過的紅樓夢英文版慘劇,林黛玉成了Miss.Lee,當場嘔血成升。中文五千年的深奧,怎是外國文字能懂?

      話說遠了,拉回莫言,莫言的小說看得出這就是中國的魔幻寫實。「檀香刑」是一道駭人聽聞的酷刑,也是一出精彩紛呈的華麗大戲。以德國人修建膠濟鐵路,義和拳亂起,八國聯軍兵臨京城的動盪山東為背景,莫言有聲有色地敘訴了一段民間以傳誦、歌詠方式記憶的傳奇歷史。這也是在那樣的時代背景,才會發生的荒謬故事。

      有人說莫言的文字粗俗,但依我所見,這卻是他的魅力所在。就是這樣的文字才能表達東北的豪氣與個性及整個故事的荒謬還有人物的性格。像媚娘的性格及她的情與欲,我想不出還有怎樣的風格能刻畫的更鮮明。

      從紅高樑家族到酒國在到檀香刑,可以看出莫言還沒到顛峰,東北還沒寫盡。我們還可以在期待。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