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攝影教學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看完會知道台灣有多美

http://art.imagemore.com.tw/event/0404taiwan/taiwan.asp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紀國章老師擔任世界地理雜誌(台灣及法國)專案攝影兼文字記者長達十年,當年玩社團時,曾力邀來校演講,後續也接觸過幾次,對他的感覺只有四個字---「攝影成痴」。他的攝影師傳郎靜山,看著他的作品很難想像這是照片,感覺反倒是一幅畫。以下是他的簡介:

    http://newidea.taconet.com.tw/206/b1.html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來自我故鄉的攝影師,與阿姨是同學,張老師月刊的攝影編輯。很傳統的社會記實派攝影家,完成過許多感人的攝影專題,詳細介紹請見:

      海島的呼喚---http://www.gogoph.com.tw/chang/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柯錫杰是影響我最深的攝影家,他的作品濾掉周遭雜訊,凸顯主題事物的細節與力道,呈現「銳利」、「力量」、「單純」等三元素。

    詳細介紹請看http://www.sichiko.com/index.htm

    PS.他的作品藝廊一定要看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當初開始玩攝影沒有特定的習慣,加上老爸留了28、50、85、135四個定焦鏡,就每個都試試,純屬器材多的玩票性質,沒啥實力可言。直到後來學得較深,強迫自己出去只帶一顆鏡頭,過兩、三個月在換,一年下來,才確實掌握到每個焦段的特色。發現學問最深的還是50,雖然它的視角很接近人眼,也是最適合入門新手的鏡頭,但就因為平實才見深沈。用的好,可以同時表現出自身的樸實跟廣角的誇張效果還有長距離的壓縮空間特色。用不好作品的表現會越來越缺乏張力。而最喜歡使用的則是28,它強烈的線條表現,是我最擅長的。但在經過上一台隨身相機T1後,35成了最習慣的焦段(T1最廣為35),因為35在誇張跟平實間提供了很好的平衡點。這也是最近在競標Leica M7時,為什麼會挑Summilux-M 35mm F1.4 Asph作為搭配的原因。(這個多年的夢,最近才狠下心,如果外行人不懂這夢想的難度,建議到keybuy搜尋一下。)。至於長鏡頭,它的壓縮空間特色很好玩,使用起來,畫面迫力十足。上述幾個鏡頭焦段使用的簡單心得,跟大家分享囉~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初建立這相簿,是想讓自己的作品有個角落收藏,但或許是好照片看太多,對"作品"的定義越來越嚴苛,所以相簿看來很冷清。今天看著這一年多來陸續擺上去的照片,有些顯然不達我現在對作品定義的門檻,就把它們給砍了。只多加了兩張這次回澎湖閒晃時拍下的照片。真正好的作品是不會有懷疑的,而且在按下快門瞬間就會知道這是好作品。這是我目前對"好作品"的想法。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了八年攝影,常會問自己攝影是什麼?學攝影至今,歷經許多階段,對技術、器材越看越淡。除了日常紀錄外,拍的作品也越來越少。或許是好作品看太多,眼底曾出現的風景也不少,謀殺過的底片更多,能勾起悸動的畫面幾近絕跡。這瓶頸遲遲無法突破,最近隨著轉換數位單眼,想說重拾技術書籍,看能不能找到突破點,結果除了數位訊號處理的鬼東西,也沒什麼新意,果然重點不在技術。靜心沉思,幾個欣賞的攝影家裡,最喜歡的風格,是葉景添的東西。作品看似簡單隨意,只是從日常生活裡信手拈來。但卻很深沉。我看到的是在當下拍攝者的心景,感染力、滲透力十足。紀國章的作品堪稱傳統的攝影創作範本,先想清楚架構、主題、表達手法,做好計劃後,在努力實現。阮義忠的風格也很嚴謹,是新聞攝影的範本,透露濃濃的人文關懷。另外不得不提張乾其,他是少見的鬼才,讓我學到攝影必須連作品怎麼在展場呈現都得包含在攝影計劃裡頭。綜合而言,攝影現階段對我,是心的藝術,重點在表達感受、想法。影像是比詩更精練的語言。要突破瓶頸,先培養心的厚實吧~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柯達D-76顯影劑是最常使用的顯影劑,介紹如下:

柯達D-76顯影劑沖洗各種連續調黑白軟片可充分發揮軟片乳劑感光度,獲得極佳的暗部,正常反差及細緻顆粒。此顯影劑可提供寬廣濃度的範圍,其優異顯影寬容特性可使增感顯影的軟片霧翳情形減低。

D-76配方

水(30~45度c).............................750豪升
米吐爾.......................................2克
無水亞硫酸納...............................100克
幾奴尼.......................................5克
結晶硼砂.....................................2克
水加到.......................................1升

存放時效

存放於緊閉瓶中之儲存液---全滿為6個月---半滿為2個月 

原包裝之調配方法

1.準備3320c.c,52度c的清水
2.慢慢的將顯影劑倒入清水之中,並且攪拌至微粒完全溶解
3.攪拌均勻之後再加入清水至總total為3800c.c
4.泡好的藥水即為原液

注意事項

柯達D-76顯影劑泡好之後須等十小時之後方能使用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拍照前:
1.選用高素質的鏡頭,素質差的鏡頭拍出來粒子較粗,影像不夠銳利,層次也較不豐富,最好選擇定焦的鏡頭
2.選用感度低的底片,如:Tmax-100,APX-25
3.底片使用前請保存在低溫的環境之下,最好是冰箱
4.裝底片時,請切記將底片箱的灰塵吹乾淨,否則一過片容易刮傷。


拍照時:
1.盡量避開光線太強的環境,以免反差太高,或是光線太弱的天氣,以免反差太低
2.拍照時最好不要過度曝光,否則粒子會較粗
3.拍照時,鏡頭前面最好不要加裝濾鏡
4.底片拍完之後應盡快將它沖洗完成,最好不要超過24小時

沖片時:
1.沖片時必須嚴格的控制溫度
2.沖片時的藥水必須新鮮
3.底片必須要經過徹底的水洗
4.嚴格遵守各項沖片的過程
5.沖洗完成的底片應放在無酸袋裡並放在防潮箱中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洗

此步驟為三十秒,此步驟主要在預濕(讓底片較好吸收後續藥劑)及清除底片表面雜質。

顯影

顯影時間依溫度、藥劑與底片不同而不同,可參考各家網站的查詢表,或參考我的沖片時間表。

步驟1:將計時器啟動,並確定已經開始計時.
步驟2:將顯影液倒入沖片灌中,並於15秒內完成
步驟3:開始搖晃,搖晃方式為上下180度旋轉,搖晃速率大約為10秒鐘搖晃7次
步驟4:第2次搖晃的時間是1分30秒,以後每隔一分鐘重複搖晃的動作
步驟5:顯影完成前10秒將蓋子打開,時間到時將顯影液倒出,藥水不要回收

急制

步驟1:水洗完成之後,將急制液倒入並開始計時
步驟2:急制液倒入之後,蓋上蓋子並開始重複搖晃的動作
步驟3:一分鐘之後將急制液倒出並回收藥水

定影

定影時間為五分鐘,不過我習慣會在看底片狀況再決定是否要加時間。

步驟1:水洗完成之後,將定影液倒入並開始計時
步驟2:定影液倒入之後,蓋上蓋子並開始重複搖晃的動作
步驟3:每1分鐘重複搖晃的動作
步驟4:定影時間到之後將定影液倒出並回收藥水

水洗  

在流動的清水中水洗約15分鐘

水滴斑驅除劑

在水滴斑驅除劑中浸泡1分鐘後吊起來,用專用海綿輕輕地刷過後,等待晾乾保存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白底片除了我愛用的T-MAX為24度,一般沖片的溫度通常為20度,
很多人為了溫控費煞思量,底下提供我的計算公式:

步驟1:
先將溫度計擦拭乾淨,量出沖片室溫度,假設為:24度
步驟2:
量出沖泡好的顯影藥水溫度為幾度,假設為:23度
步驟3:
將室溫(24度)減掉顯影溫度(20度)=4,在乘上0.3=1.2
步驟4:
將顯影的溫度(20度)減掉1.2=18.8度
步驟4:
將顯影液的溫度由原來的23度調配至18.8度
步驟6:
開始沖片,顯影完成之後倒出來的藥水再量一次溫度是否為20度,若溫度不是20度,則有可能是顯影過程中被干擾,例如:手溫,水溫 。像我習慣使用鐵罐,所以我另行準備一盆冰水,在靜置時,就將手冰鎮著。另外夏天時,則多準備一盆水,水溫與計算溫度相同,在靜置時就直接擺到水內,如此可減少干擾因素。當然最好的方式是暗房內備有冷氣。

CHJ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